《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(梵語:प्रज्ञापारमिताहृदयसूत्र,Prajñāpāramitā Hridaya Sūtra),又稱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,簡稱《般若心經》或《心經》,是佛教中一部言簡義豐、博大精深、提綱挈領、極為重要的經典,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。
「般若心經」譯名稱作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」,此乃鳩摩羅什所譯成,是中國最早的漢譯「心經」。
另一版本為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」。與鳩摩羅什的翻譯本完全一樣,只是少了「摩訶」、「一切」等字,是唐三藏法師的譯本。據聞當年唐太宗曾經出榜昭若天下,徵求高明大德將「心經」再度刪改,如能刪一字而不失其義者,賞黃金百兩,結果無人可改此經一個字。可見「心經」所演說的佛理確是字字玄機,絕不簡單。
鳩摩羅什是顯宗的翻譯家,他一生翻譯的佛經,共三百餘卷。於圓寂前,發誠立誓,如所翻譯的佛經無謬誤的話,當使焚身火化之後,舌不焦爛。結果火滅之後,形體都化為灰燼,只有舌頭依舊不變。在「梁高僧傳」有詳細論及此事,「心經」有心咒,一般顯宗經文較少見,故「心經」亦被視為有密乘思想的佛經。
真言密宗祖師弘法大師著有「般若心經秘鍵」一書,以密宗的角度來解釋「般若心經」,開修行人的智慧視野。文中云:「文殊利劍絕諸戲,覺母梵文調御師。」繼法相宗慈恩大師及華嚴宗香象大師後,於「大般若經六百軸中之肝心」義外另樹一智,指出此經說「般若菩薩之心真言,揭諦等咒故名般若心經」。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相關網站
心經
般若波羅蜜多心經
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- 維基百科